德育接地气 育人有底气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6-04-26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。在中职生个性心理发展过程中,品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连续的、循序渐进的过程,要反复强化,得以巩固,成为习惯。

    当前,一些中职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还存在一定认识上的“误区”,面临以下几个挑战:

    首先,相比于技能学习,品德评价不宜量化,德育流于形式。目前中职学校的课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:文化课学习、专业课学习和顶岗实习。其间,品德的传授与培养基本上以文化课的形式进行,最多到进入专业课学习或顶岗实习时,再加强一下职业道德的培养。

    中职毕业生进入社会,成为生产一线的劳动者,他们懂技术,会操作,岗位适应力强,这些特征很快被用人单位发现,学校、家长都重视。而品德是心理特征,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,它们只有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中才有所表现。基于这样的情形,中职学生的德育容易受到弱化,导致重视技能培养与形成,忽视品德养成的倾向。技能的学习是硬指标,与学校的招生、就业紧密联系。对学生品德的评价是模糊的,没有像操作技能评定那样量化,而且也很难量化或不适合量化,导致了德育流于形式的误区。

    其次,过分依赖德育课程,忽视全方位育人。大多中职生或者是学习成绩不佳,或者是注册入学,在小学、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缺乏自制力。进入中职校以后,一些学生由于文化课基础薄弱,缺乏学习动力,厌学情绪显著,对于文化课的学习,特别是思想品德课的学习,效率不高。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,学习专业知识的和培养专业技能成为刚性任务,学生毕业要达到中级工的操作水平,特别是在顶岗实习阶段,班主任很少接触到学生,班会、班级活动渐少,品德的培养实际上被弱化了。

    再其次,品德培养依赖书本,忽视品德实践。个体的品德从根本上看,是在外部影响下形成的,也就是通过后天习得的,但个体的某些品德一旦形成,即成为一种内部道德环境,具有相对的独立性。内部的道德环境是一种能动的力量,常常赋予个体自我教育的能力。中职学校在德育过程中,学生德育实践机会少,自我教育能力缺乏。德育过分依赖书本和课堂,虽然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,教师不辞辛苦地教育学生,但学生个体的自我教育潜能却没有完全调动起来。缺乏实践的德育,在种种诱惑和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,显得苍白无力。学生没有在经历中体会、思考、内化,收效甚微,事倍功半。

    为了应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,德育遵循的原则既要反映当今社会的客观现实要求,也应该符合教育规律和德育过程规律:

    一是要遵循知行合一原则。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,由道德认识、道德情感、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成,道德认识是品德发展的起点也是道德行为得以升华的终点。道德认识的发展是通过道德观念的形成实现的,判断青少年道德观念是否形成,要依据其行为与认识的统一。

    就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特点来看,教师讲授的观点学生能听懂,评判社会现象和他人行为时,可以讲得头头是道,但联系到自身行为,认识却模糊了,原因是缺乏实践体验。品德的培养需要架起认识与行为之间的桥梁,增强个体体验的机会,将道德规范内化为道德认识、升华为自身的道德观念,强调的是行动与认识的一致性即知行合一。

    二是要遵循因材施教原则。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为十六七岁,他们或因没能升入理想的高中,感到前途渺茫,导致意志消沉、自暴自弃;或因学习成绩较差,缺乏自信心,情绪低落;或因缺少家庭温暖,性格孤僻,难于沟通。面对这样的学生,学校和教师需要付出更多、更大的努力,因此结合职业学校的现实育人显得十分重要。教师应该善于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成性的教育资源,因势利导进行德育,避免文件式、口号式的说教,以生动的、鲜活的、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事实、事件,触动学生的心灵,增强感召力,激发学生内心积极的因素。

    三是要遵循潜移默化原则。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伴随个体的成长与成熟,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在职业学校进行德育,不能违背客观规律。学生在学校经历的所有事件或多或少会对他们产生影响,影响的来源可以是班主任、任课教师、校长、学校的管理人员、实习基地的师傅、工友、同学等不同的人,可以通过课堂上、课外活动、校园文化氛围、班级体的风气等不同渠道产生影响,有些是隐形资源,不像课堂上那样明显、直接,但依然对学生的品德形成有影响。教育无小事,教师无小节,滴水穿石效果的背后是艰苦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,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品德。

    (作者单位: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)